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统战部>多党合作 >> 正文

汉滨区“三种模式”推进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基地建设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23-12-14 11:00

汉滨区有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四个民主党派区委会,民主党派成员400余人。为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找准多党合作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的结合点,汉滨区积极探索推进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基地建设工作,注重以民主党派优势特点为牵引,以社会服务基地为依托,以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为抓手,创新形成了以基地为主导的输出式、输入式、双向式三种社会服务基地模式,切实在助推汉滨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党派力量。  

“输出式”模式:输出式社会服务基地就是在民主党派区委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所成立社会服务基地的资源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民盟、民建区委会社会服务基地均属于“输出式”社会服务基地。以民盟区委会社会服务基地为例,该基地在陕西政源律师事务所挂牌成立,由民盟汉滨区委员会副主委、陕西政源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斌负责,进一步整合律师服务团队,着重围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帮助等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输出式服务活动。在普法宣传方面,坚持每季度组织律师服务团队,深入村(社区)、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目前开展普法宣传30余次。在法律咨询方面,坚持每季度排班、每周五值班,提前公布值班律师姓名、电话及特长,对家庭困难和其他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民提供无偿法律咨询服务。目前已接待法律咨询服务100余人次。在法律帮助方面,对家庭困难和其他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帮助,帮助其申请国家法律援助;对不符合援助条件但情况特殊确需法律帮助的,在正常收费标准基础上予以减收律师服务费用。目前帮助申请国家法律援助2人次,减收相关服务费用5人次。

“输入式”模式:输入式社会服务基地就是以所在民主党派区委会主界别的特点和民主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结合所成立的社会服务基地的实际所需,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以民进汉滨区委会社会服务基地为例,该基地在汉滨区江北九年制学校挂牌成立,主要是结合民进以教育为主界别的特点,着重围绕送教送培、健康教育、爱心捐助等方面,向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的学校开展各类输入式社会服务活动,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在送教送培方面,由民进区委会负责社会服务工作的副主委具体负责,每学期组织会员中的优秀教师团队,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培训等活动,建立与学校年轻教师一对一帮带机制,帮助学校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在健康教育方面,民进区委会适时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根据学校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培训等活动,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爱心捐助方面,依托民进区委会的资源优势,适时组织会员企业及有关爱心人士,为学校困难学生捐助生活用品、书籍文具等爱心礼包,以实际行动贡献民进力量。

“双向式”模式:双向式社会服务基地就是在民主党派区委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所成立社会服务基地的资源优势,既面向社会开展各类服务,社会方面也可以在该基地开展各类服务活动。以农工党汉滨区委会社会服务基地为例,该基地在安康汉水阳光怡养园城东分院挂牌成立,面向社会主要开展阳光义诊进社区、捐资慰问送温暖等社会服务活动;同时结合基地健康养老机构,学校及社会爱心人士在基地开展各类爱心活动,形成双向式互补的社会服务基地。在阳光义诊方面,依托基地专业服务团队,适时在村(社会)面向老年群体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更好地做好老年群体健康服务工作。在捐资慰问方面,每年向困难大学生、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捐资慰问活动,力所能及做好帮扶工作。在爱心活动方面,为学校及社会爱心人士开展各类爱心活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开展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履行三大基本职能的延伸和拓展。目前,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四个民主党派区委会,通过“三种模式”率先在全省实现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基地全覆盖,有效保障民主党派社会服务更加规范、履行职能更加有序、发挥作用更加突显。

文章录入:统战部   责任编辑:统战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