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认真贯彻“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要求,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支持民主党派认真履职尽责,广泛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多措并举推进民主党派工作取得实效,有力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
注重在强化引领中聚焦主业主责。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首要任务,贯穿于会议活动、服务交流等全过程,依托日常走访、季度座谈、年度培训等方式,抓实党的理论政策学习宣传,加强统战政策法规培训,不断强化对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引领。支持民主党派开展纪律学习教育,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到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制定党外代表人士暑期谈心活动办法,按要求开展暑期谈心活动。广泛开展联谊交友,明确中共党员领导干部与民主党派班子成员开展联谊交友结对,全面落实谈心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参加会议活动、协调解决实事的“四个一”要求,多举措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不断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注重在履职尽责中积极建言献策。扎实开展政党协商,2024年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党风廉政建设、法院和检察院工作、深化“三个年”活动等作为协商通报内容,组织召开政党协商通报会5次,梳理意见建议40余条,创新形成政党协商意见建议办理反馈机制,该机制在全市统战部长会议上予以肯定。支持民主党派围绕“三个共同体”建设和深化“三个年”活动主题,“小切口”开展民主监督工作,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积极参政议政,民主党派成员在全区“两会”中荣获优秀提案7份、优秀社情民意信息8份、牵头的政协优秀委员工作室4个和政协宣传信息工作先进集体4个、先进个人5人、政协履职优秀委员和优秀人大代表10人。
注重在社会服务中贡献党派力量。开展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履行基本职能的延伸和拓展,建立社会服务基地为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坚持“一党派一基地、一基地一模式”的思路,全覆盖建立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基地,探索形成以基地为主导的输出式、输入式、双向式社会服务基地“三种模式”,推动社会服务更加有序有力有效。2024年围绕普法宣传、健康义诊、消费助农、捐资助学、义写春联等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20余场次,有力扩大了社会服务的影响,有效提升了民主党派的形象,充分彰显了民主党派的界别优势,积极贡献了民主党派力量,实现了社会服务多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