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 首 页>中共安康市委统战部>县区新闻 >> 正文

凝聚统战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文章来源:镇坪县委统战部  更新时间:2021-12-20 10:14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成效体现的重点方面。镇坪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力量,聚力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激发统战干部乡村振兴活力,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保障。

(一)科学推进,强化文化顶层设计。一要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完善乡村文化振兴规划,精准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强化文化振兴功能布局、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实施路径,统筹力量、整合资源,系统化推进文化振兴。二要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根据乡村文化振兴总体目标确定阶段任务,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间进度表,清单推进、挂图作战,做到“任务、责任、措施、时限、要求”五明确。三要科学制定考核奖惩办法。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加大考核赋分权重,建立实绩档案和痕迹档案,营造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局面。四要加大保障支持力度。建立乡村文化振兴经费保障机制,实行足额财政预算,重点支持阵地运行、协会建设等方面。同时,采取帮扶、募捐、冠名赞助等方式,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文化振兴,切实保障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纵深推进。

(二)以文育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一要发挥好文化对乡村善治的撬动作用。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不断引向农村一线,及时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辨析引导,正本清源,扶正祛邪,帮助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巩固和壮大乡村意识形态阵地。深化法德兼治社会治理模式,督促指导各村(社区)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文明公约,规范村民行为、倡导良好风尚。二要发挥好文化对文明乡风的引领作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目标,持续深化道德评议、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移风易俗、依法治理“六大活动”,将文明乡风培育融入村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固化成为群众日常行为的基本遵循。三要发挥好文化对精神风貌的重塑作用。深入挖掘镇坪特色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广泛开展“文明户”“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拓展乡村文明新风时代内涵。四要发挥好文化对思想道德的教化作用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接续开展群众说事、乡贤论理、榜上亮德等活动,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为推动重塑乡村文明注入强大正能量。

(三)丰富供给,提升文化服务能力。一要着力解决农村文化人才匮乏问题。一方面在挖掘用好现有文化人才资源的基础上,对现有人才实行常态化培训培养,着力提升专业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出台文化艺术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引进一批专业人才投入全县文化事业发展。抢抓新媒体迭起的时代风口,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契机,紧扣文旅融合,铸魂旅游产业,市场化引导社会资本积极组建网红培育团队、短视频制作团队,培育一批新媒体文化人才。二要加大文化硬件设施管护力度。建议对全县文化设施运行情况开展排查,对图书馆、农家书屋被挤占、废弃的问题及时整改,整“活”已建成文化阵地,发挥应有作用。统筹项目资金,整合土地资源,建设集康养、健身、文化于一体的高水准、多功能、综合性文体阵地。更新补充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图书,及时维护保养设施设备,促进全民阅读活动走向深入。三要加大文化惠民推陈出新力度。精准对接大众需求,充分发挥文学、曲艺、广场文化等各类协会组织引导作用,做靓群众自编自唱、自导自演的“百姓大舞台”,让更多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出微信、网站、抖音等新媒体作用,高频次推送文化短视频、文艺精品小节目,提升文化关注度和点击率,抢占文化传输制高点。四要提升文化服务经济能力。紧紧围绕旅游产业高质量组织一批文化节会,紧扣“乡愁”营建,精制一批舞台剧、景点小故事,提高景区景点文化吸引力和游客归属感,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加大富硒食品、中药保健品、手工艺品等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在产品包装设计注入更多地方文化元素,最大程度挖掘产品卖点,不断扩大文化驱动的“蝴蝶效应”。

(四)放大效益,打造文化产业体系。一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文化+N”的产业发展思路,制定文创产业实施方案,把文化与旅游、工业、餐饮业、电商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工业产品文化包装设计,推出盐道、长寿菜系,策划电商爆款产品,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结合镇坪县地域特色,深入挖掘长寿文化内涵,将长寿文化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以寿乡品牌为依托,以生态康养为核心,以地方文化为灵魂,培育做大长寿文化旅游产业。二要启动文化产业园建设。结合曙坪旅游名镇建设,依托曙河生态旅游经济示范带富集资源,突出生态健康、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主题,逐步发展壮大以曙坪腊味小镇为代表的长寿文化民俗产业发展,推出休闲养生、避暑度假和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支撑镇坪生态康养产业园区加快做大。积极规划布局全县文化产业园,突出旅游产品、手工艺产品等拳头产品,大力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加工生产线,吸引文化类企业入园发展,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打造文化产业集群。三要打造文化创意空间。积极组建全县文创空间,加大硒、锶资源和“中国长寿文化·化龙山珍”区域公共品牌宣传力度,借助“中华诗词之乡”等文化名牌影响力,充分运用“名牌、名人、名作”的宣传效应,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建立文化产业大数据中心和线上推荐平台,全方位宣传推荐镇坪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业的关注度,着力提升文化产业虹吸效应。四要挖掘放大非遗文化价值。持续强化非遗文化传承人培养打造一批叫得响的非遗文化项目。按照“一个非遗项目兴起一批非遗工坊,带动一项大产业”思路,学习借鉴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壶等非遗项目成果转化先进经验,紧扣“镇坪腊肉腌制技艺”“镇坪手工布鞋制作技艺”“神仙豆腐制作技艺”等重点非遗文化,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建成非遗工坊和加工生产线,形成一批非遗文化产品,实现非遗文化项目溢出效应最大化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将深入开展研究思考,努力争当建言者、参与者、宣传者,并在实践中不断探寻统一战线成员参与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新路子。同时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丰富资源,助力打造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特色亮点项目,努力形成一批新的“打卡地”“示范点”。

文章录入:统战部   责任编辑:统战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