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营经济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民营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牢牢把握机遇,深入挖掘优势潜力
观大势者明,顺大势者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要善于在捕捉和把握机遇中挖掘优势潜力、坚定发展信心。从政策机遇看,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家和省市相继提出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今年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又密集出台了一揽子稳增长政策。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释放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信号。从区位优势来看,宁石高速公路连接线正加速推进,2022年将建成通车。阳安铁路复线已建成通车,安康上港无水港海铁联运平台正式开启,西康高铁年内即将开工,兰州至汉中至十堰高铁有望纳入国家铁路网中长期规划。石泉通用机场正式获批,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安康富强机场校飞成功,民营经济“走出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通道将更加快捷、便利。从发展基础来看,近年来,石泉县始终把园区作为民营经济的助力器和民营企业的孵化器,坚持走“一区多园、集群发展”模式,奥邦装备制造园建成投产,富硒食品产业园及池河低电价循环产业园正有序推进,富硒食品、蚕桑丝绸、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特别是石泉省级经开区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准,成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平台、对外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二、落实硬核举措,培育壮大民营经济
当前,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唯有拿出过硬举措,精准施策,迎难而上,才能让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一是持续建好平台。把省级经开区未来发展放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来谋划,以争创国家经开区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创新管理体制,建立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健全市场化薪酬分配制度,创新财税收入分配办法,完善土地政策,赋予其更多的自主发展和改革创新权。加大“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同步完善公用服务和生活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入园发展。二是培育壮大企业。以培育“百亿级”富硒食品产业集群、“百亿级”桑蚕产业集群、“五十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五十亿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目标,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理念,以需求为导向,深化县情认识,深挖资源优势,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形成集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集群,达到产业链相互耦合、价值链相互提升的目的。三是狠抓招商引资。重点围绕富硒食品、蚕桑丝绸、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四大产业,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着力建链、补链、强链。积极推广“特色产品展销、重点项目推介”模式,重抓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和委托招商。落实领导亲自招商、亲自洽谈、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四个亲自”要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大频次,有的放矢,精准出击,吸引一批关联性强的上下游企业配套,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四是实施创新驱动。健全完善以企业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和科技示范基地,切实发挥河海大学专家工作站作用,建成富硒蚕桑食品、黄花菜食品2个研发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推广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对标一流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营商环境就是“生命线”理念,聚焦民营企业面临的“成本高、负担重、办事难、地位低、风险大”问题,对标一流标准,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营造一流的政策环境。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减税降费、援企稳岗、贷款贴息、社保返还等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好县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进复工复产和稳就业九条措施,探索经开区增量配电网和供电企业直供电试点,实行天然气直供,支持民营企业渡过难关、达产达效。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用足用活企业应急纾困基金,每月召开政银企担对接会,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二是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落实招商引资、涉企服务全程领办、帮办、代办制,推行并联审批、多图联审、联合踏勘,扩大容缺受理、多级联办及远程代办覆盖面,着力优化流程、压缩时限,着力降低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性成本。建立“一户企业、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单位部门包联、一抓到底”“四个一”机制,推广企业特派员制度,“一企一策”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三是营造一流的法治环境。坚持各类市场主体一律平等、一视同仁,保障民营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项目申报等方面公平待遇。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联合检查、联合执法,严格规范涉企检查调研行为,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坚持问责倒逼、依法严惩相结合,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公职人员依纪依规严肃问责;对强揽工程、强买强卖、蓄意滋事、非法阻工、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惩、绝不姑息,营造公正廉洁的法治环境。
四、紧跟时代潮流,帮助企业练好内功
推动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既要强化外力,更要激活内力,必须加快培育一批信念坚定、视野开阔、锐意创新、敢闯敢干的民营企业家。一要育强企业领军人物。抢抓校地合作和苏陕协作机遇,发挥河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优势,举办民营企业创业培训,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定期组织民营企业家到南京、武汉等发达地区开阔视野、捕捉商机;建立石泉创新创业交流、学习、成长平台,引导民营企业家集中资源做大主业、做强实业。二要建立企业管理制度。鼓励民营企业打破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健全财务制度、科学生产管理、激励创新创造,逐步提升企业经营能力与管理水平。三要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引导民营企业把“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作为首要,狠抓产品质量,严守契约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人才激励和职工关怀机制,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支持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扶贫济困活动,广泛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